于是乎,原本不算家贫的人家,也带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衙门凑了个热闹。嘿,衙差大哥居然直接给通过了,连复核都没有,里外就一个意思,你家有没有钱你自己还不知道啊?
“赵兄,说实话,在下很想去报贫家。”
“为何?”赵姓书生可是知道好友家里的情况,除了李伯父之外,没有一个壮年男丁。这一但修城去了,李兄又忙于学业,那一大家子靠什么过活,田地怎么办?
“赵兄,你我都有不少同年进了县城新立的司署,有户籍司,有舆情司,也有衙门,你真感觉不到他们的变化吗?”
“李兄,你的意思是,这一回对我等没有门路之人,反倒是个机会?”
“对,你我皆志在科举,可受限于家境,难有突破,不如做些实事。黄兄只在县衙一个多月,策论一道便突飞猛进,甩我等多矣。”
“有理。”
两人沉默了一会,随后同时抬头看向对方,头一回做出决定没有告知家里,向县衙方向走去。
“他们付钱了么?”
白芨是第三次来这家茶摊喝茶,亲眼看着他们从漏风的破棚子、缺角的茶碗,变成现在这般小有规模的正经茶肆。
“大小姐,不碍事的,就两文钱。那两位我都认识,平时不这样,这回可能真有急事。”
跛着一条腿的老板,衣服上虽然还是打满了各种补丁,但精气神明显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整个人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有一股子自信。
“哦。”白芨听完后点了点头,冲一旁的吴刚说道,“加一条规矩,不是户主不能报名。”
“是。”
小伙子还是挨少了社会的毒打,今天就教教他们做人,只考虑自己可不行。
这一桌子人都是跟着大小姐出来长见识的,以年轻人为主,此时不由得为那两个书生捏把汗。
由于白芨这些日子玩
得很开心,也知道村里人在故意配合自己,这种有来有往的互动,让她心里有种别样的感觉。
有人陪着,白爷索性放开了玩,没有正经按计划走,怎么开心怎么来。
今日也是因为公告出来孙大人不放心,她才跑过来坐镇,不然还能多交一大帮朋友,以后一起贩盐,在一个锅里搅勺。
“明书,虽然你决定不考了,但书一直没有放下。你来说说,这两人心中的想法。”
“是,大小姐。”白明书咽了咽口水,起身说道,“他们应该和我一样,可能家中的藏书还比不上村子丰厚,也遇不到名师,经史文章方面的成绩难以提高,所以他们想在策论上想办法。”
“他们提到了几个司署,这是很好的机会,就像大小姐让村里的孩子提前出去做事一样,有了实际的经历比光看书要好得多,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对以后科举的帮助很大。”
等他说完,白芨用手往下压了压,“说得不错,坐下吧。以后多开口,说错了没关系,白明理是你亲哥,在他面前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哥不还天天被文叔教训?”
“明书懂了,多谢大小姐教导。”
起了头,白芨也没让其他人闲着,不论是张茂的弟弟,还是各位族老家里的后辈,都点名让他们开口,发表一些着自己的看法。
这是她给村里那些人的回报,尽管在外人看来,陪着大小姐玩实在算不得什么。
穷人和富人交朋友,尽管也会参杂利益,而穷人能给出的东西在富人眼里微不足道,可富人在乎的是态度和真心。
白芨感受到了老人们的真心,所以回报给了他们最需要的东西,亲自带一带这些年轻人。
比起跟着哥哥和长辈学,自然是有无数光环在身的大小姐更让人听得进去。
“这一次对于他们来说是机会,同样也是你们的机会,都去试试吧。”
“大小姐……”
白芨抬手止住了他们的话语,说道:“不要把自己框死在村里,猛子已经去了淮宁,我希望你们也是一样。”
没等花尾巴狗他们弄明白会浮水能干什么,宁水扩城的指令经孙县令和几十个里正彻夜商讨,终于正式发出,告示就贴在县城四门的城墙上。
总预算,暂定白银五十万两,前山里甲出一半,县城户籍的百姓出三成,剩下的两成其他人均摊。
支出和摊派的详情占据告示的头版头条,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
如果说扩城是大家都希望的,那么这种筹钱修城的做法,让很多人都不能接受。
按照县城不到两万的百姓来算,他们每人就要摊到近八两银子,这还是一个人,要是子嗣旺一点的,按照一家十口去统计,那要出上百两。
心急一点的,当即摔盆拍桌就要去衙门讨个说法,而耐得住性子的则是看完了整个告示,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普通百姓关注前半段,有钱人家看中后半截,都在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概念。
这个时候,许先生的舆情司也不闲着,三班倒给你们逐条解释,有弄不明白的一听就懂。
“李兄,你家报名贫家了没?”
“祖父和父亲商议了一夜,至今也没个主意,还不知道呢。”
两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坐在路边的茶摊上,也在谈论引起全城热议的公告。
在读书人眼里,这份告示其实是很怪异的,因为从来不会有官府能让下面的百姓有选择权。
假设张三家里五口人,按照公告所说要交四十两银子,只要他们去衙门报贫家,那么最低只要交二两,其他的钱可以靠做工来还。
而恰恰是这个做工的细则,让任何人都说不出王爷心狠的话来。
按照工种不同,修城期间每人每天可以获得不低于二十文的工钱,一半用于扣除欠款,注意是一半,另外十文你可以拿回家。
活久见啊,这哪是修城,不如说是给百姓找了份能挣钱养家的工还差不多。
更别说出工的
人还包饭,伙食标准是一天必有一个荤菜,杂粮管饱,农忙时期可以按需请假。
徭役,上了年纪的人基本都出过,但这种修城的法子真是头一回听说。
没等花尾巴狗他们弄明白会浮水能干什么,宁水扩城的指令经孙县令和几十个里正彻夜商讨,终于正式发出,告示就贴在县城四门的城墙上。
总预算,暂定白银五十万两,前山里甲出一半,县城户籍的百姓出三成,剩下的两成其他人均摊。
支出和摊派的详情占据告示的头版头条,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
如果说扩城是大家都希望的,那么这种筹钱修城的做法,让很多人都不能接受。
按照县城不到两万的百姓来算,他们每人就要摊到近八两银子,这还是一个人,要是子嗣旺一点的,按照一家十口去统计,那要出上百两。
心急一点的,当即摔盆拍桌就要去衙门讨个说法,而耐得住性子的则是看完了整个告示,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普通百姓关注前半段,有钱人家看中后半截,都在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概念。
这个时候,许先生的舆情司也不闲着,三班倒给你们逐条解释,有弄不明白的一听就懂。
“李兄,你家报名贫家了没?”
“祖父和父亲商议了一夜,至今也没个主意,还不知道呢。”
两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坐在路边的茶摊上,也在谈论引起全城热议的公告。
在读书人眼里,这份告示其实是很怪异的,因为从来不会有官府能让下面的百姓有选择权。
假设张三家里五口人,按照公告所说要交四十两银子,只要他们去衙门报贫家,那么最低只要交二两,其他的钱可以靠做工来还。
而恰恰是这个做工的细则,让任何人都说不出王爷心狠的话来。
按照工种不同,修城期间每人每天可以获得不低于二十文的工钱,一半用于扣除欠款,注意是一半,另外十文你可以拿回家。
活久见啊,这哪是修城,不如说是给百姓找了份能挣钱养家的工还差不多。
更别说出工的
人还包饭,伙食标准是一天必有一个荤菜,杂粮管饱,农忙时期可以按需请假。
徭役,上了年纪的人基本都出过,但这种修城的法子真是头一回听说。
没等花尾巴狗他们弄明白会浮水能干什么,宁水扩城的指令经孙县令和几十个里正彻夜商讨,终于正式发出,告示就贴在县城四门的城墙上。
总预算,暂定白银五十万两,前山里甲出一半,县城户籍的百姓出三成,剩下的两成其他人均摊。
支出和摊派的详情占据告示的头版头条,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