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老娘的嘱咐,三人点了点头,心里好像有些懂了,牵着小马出了院子。
“弟,娘亲的意思是不是,两位先生是看中了小妹,我们是那个……”二娃挠了挠头,不知道怎么说才更合适。
大崽灵光一闪,说了一个刁钻的形容词出来,“蹭饭的。”
三宝:……
大哥什么时候会说这种话了?
“对,二哥,咱们就是娘说的那种赶都赶不走的穷亲戚,只要我们不要脸,东西随便吃。”
这话过于直白,把老大和老二给说懵了,纷纷对小弟投来敬佩的眼神。
三人相互看了一会,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最后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躺在床上看闲书的白芨,准备翻页的手顿了顿,眼睛不由得看向几个孩子离开的方向,嘴角稍稍向上扬起。
这几个小子总算开窍了,要脸干什么,学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换句话说,甭管咱是怎么进来宴会的,只要渠道正规,吃饱肚子才是正经。
曾经,某人还想着等孩子大一些,让他们自己去选以后的路,现在回过头去看,显得有些天真了。
这里不是现代,根本没有那么多选择,八成以上的孩子,在出生的那一刻人生就定下来了。基本上父母是干什么的,孩子今后走的路也差不多,至少阶层是不会变的。
白芨自己的心态也在慢慢转变,终究是用母亲的身份,去做出一些干涉儿女的动作。
至于对不对,也只能交给时间去验证。
“大小姐,有人来闹事,可能需要您下去看看。”
多日不见的张茂,重新来到山庄,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不好的消息。
白芨打开房门,径直走到餐桌前坐下,揭开盖子盛了好大一碗粥。
“什么事?”
碰到点事还要大小姐出面,张茂自觉有些羞愧,红着脸说道:“有一个工人今天本来要回来的,结果他本人没回来,来了一个老婆子和几个书生,说什么也要让村里把名额转给男人的侄儿。”
“打出去就是了,顺
带取消那个名额,这很难做吗?”白芨夹了块干萝卜,在嘴里咬得嘎吱作响,根本没把这个当回事。
“可是,那老婆子寻死觅活的,那些书生也一直拿大道理压人,嚷嚷着要我们给个说法。”
张茂的声音越来越低,到最后自己都快说不下去了。
事情的关键不在那个老人,乡下地方对付无赖有的是办法,重点还是在书生身上。
他们不再是什么都不懂的农户,很清楚人言可畏,如果用蛮横的法子处理,还不知道会被外面传成什么样呢。
就是平时,大家去县城的时候,也不都是所有人说大小姐好话的,有些人只会拿女子身份说事,什么脏的臭的都往外喷,害得村里人和他们打了好几架。
这些事原本被白明理压了下来,没让消息传到山上,可没想到居然有人敢公然闹事,显然是有备而来。
白芨一看他的脸色,便猜到了几分,估计是有人坐不住了。
“你们在顾忌那几个书生?”
“是。”
“他们是本地的还是外地来的?”
“都有,其中两个说是外地游学而来,仰慕村子的名声,特地来这里看看。”
“让他们等等吧,我吃完了再去。”
张茂看着满满一大桌的东西,艰难地点了点头,老老实实立在一边等候。
白芨依旧不急不慢地吃着几个孩子准备的饭菜,如果不是最近确实无聊了点,压根提不起去看看的心思。
懂得多,顾虑就多,还处在摸索中的村民们明显陷入了误区,认为地位越高名声就越重要,觉得适时退让是应该的,显得有大人的风度。
还真是,扯淡。
“走吧,去看看孙大人又能关上哪位大人物的公子,咱们又要和哪个朝廷要员结仇。”
张茂对这个结果还真不意外,大小姐在海边跟在村里完全是两个人,女魔头的外号可不是白叫的。
别人都不理解,他为什么会那么怕大小姐,明明她就算当了王爷,对族人还是好声好气,从不摆架子。
对此张茂只能说,你们根本不懂。
前山村的夏收,以稻谷入仓作为结束,期间还举行了热热闹闹的抬谷游村活动。
村民系着红腰带,头戴白毛巾,用崭新的箩筐跟扁担,挑着新收的稻谷在村子里走了一个遍,最后才统一收进特制的谷仓,等待来年的春耕。
村民都是念旧的,稻、麦才是根本,不能因为有了红薯和土豆这种新式作物,就弃了根,所以看到今年的稻谷有这个产量,大家都高兴疯了。
如果不是白芨上过营养学的课,听老师讲过红薯、土豆并不十分契合国人的味蕾,还真会信这种鬼话,以为他们爱稻子爱得深沉。
由于村子到县城的道路基本上已经通了,也有不少工人陆续返回,这一场热闹被诸多的外人见证,而亩产三石的事迹就此传扬开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娘,那我们走了喔,今天主编同志要带我们去钓鱼。”
小四头戴草帽身背鱼篓,左手拿着一副迷你弓箭,右手牵着一匹白色小马驹,站在院子里隔着廊檐喊了一声。
白芨拉开窗户,果不其然地在头顶看到了某个盘旋的黑影,都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形容这个场景。
打猎骑马,训鹰钓鱼,闺女距离顶级纨绔可能就差条狗了。
“去吧,你们玩可以,但不能脱离你子鼠叔叔的视线。”
“嗯。娘,你记得吃饭哦,等我钓鱼回来给您炖汤喝。”
自从某一回叮嘱亲娘吃饭生效后,小四似乎找到了特殊的乐趣,每次出门前总要把这些事做好,承担起照顾半瘫痪在床老母的重任。
“知道啦,管家婆。”白芨翻了个白眼,总算知道那两个老先生急着当小四老师的原因了,怕跟着自己学坏呗。
“嘻嘻,就管娘你一个。”
小四撂下这句话,撒腿就跑,出门前还不忘招呼白荷香跟几个哥哥。
还不知道自己是添头的三兄弟,各自牵着小马,低头闷笑。他们最喜欢看小妹和亲娘斗嘴,因为这个时候的娘和往常是不一样的。
“娘,那我们也走了。”
“嗯,有不懂的
,就多问,别拉不下脸。”
前山村的夏收,以稻谷入仓作为结束,期间还举行了热热闹闹的抬谷游村活动。
村民系着红腰带,头戴白毛巾,用崭新的箩筐跟扁担,挑着新收的稻谷在村子里走了一个遍,最后才统一收进特制的谷仓,等待来年的春耕。
村民都是念旧的,稻、麦才是根本,不能因为有了红薯和土豆这种新式作物,就弃了根,所以看到今年的稻谷有这个产量,大家都高兴疯了。
如果不是白芨上过营养学的课,听老师讲过红薯、土豆并不十分契合国人的味蕾,还真会信这种鬼话,以为他们爱稻子爱得深沉。
由于村子到县城的道路基本上已经通了,也有不少工人陆续返回,这一场热闹被诸多的外人见证,而亩产三石的事迹就此传扬开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娘,那我们走了喔,今天主编同志要带我们去钓鱼。”
小四头戴草帽身背鱼篓,左手拿着一副迷你弓箭,右手牵着一匹白色小马驹,站在院子里隔着廊檐喊了一声。
白芨拉开窗户,果不其然地在头顶看到了某个盘旋的黑影,都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形容这个场景。
打猎骑马,训鹰钓鱼,闺女距离顶级纨绔可能就差条狗了。
“去吧,你们玩可以,但不能脱离你子鼠叔叔的视线。”
“嗯。娘,你记得吃饭哦,等我钓鱼回来给您炖汤喝。”
自从某一回叮嘱亲娘吃饭生效后,小四似乎找到了特殊的乐趣,每次出门前总要把这些事做好,承担起照顾半瘫痪在床老母的重任。
“知道啦,管家婆。”白芨翻了个白眼,总算知道那两个老先生急着当小四老师的原因了,怕跟着自己学坏呗。
“嘻嘻,就管娘你一个。”
小四撂下这句话,撒腿就跑,出门前还不忘招呼白荷香跟几个哥哥。
还不知道自己是添头的三兄弟,各自牵着小马,低头闷笑。他们最喜欢看小妹和亲娘斗嘴,因为这个时候的娘和往常是不一样的。
“娘,那我们也走了。”
“嗯,有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