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头看向满脸轻松的于成飞,“教练,谢谢!”
掩盖在轰然大笑下的道谢清晰的落在于成飞耳中,拍了拍陶惟的肩膀,轻推陶惟回到队友中的于成飞深深的看了一眼重新恢复朝气的队员们,失笑的同时也有着莫名的感动。
1991年2月5日,下午2点20分,十一岁的陶惟,站在第七届全国冬运会男子3000米领奖台上,当大喇叭内响起陶惟的名字,举着手站在台上的台上的陶惟让全场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陶惟、陶惟、陶惟....。”
整齐划一的喊声从运动员专区率先响起,不管是陶惟的队友还是与之一起比赛的对手,对于这个年仅十一岁的孩子送出了属于运动员特有的祝福。
默默的站在特邀嘉宾席上看着万众瞩目中虽然激动却依然沉稳大气的陶惟,张国琴的脸上露出今天以来的第一抹微笑,“好孩子。”
低喃中有着欣喜也有着深深的祝福,弯腰接过由h省运动总局局长亲手颁发的金牌,陶惟笑了,笑的灿烂而又激昂,“谢谢”
轻轻的道谢没有被欢呼声遮掩,轻轻拍了下陶惟的脸颊,局长笑了,“好孩子,加油!”
重重的点点头,挂着灿烂笑容的陶惟直起腰,拿着奖牌举起手面向一直支持自己鼓励自己的队友教练重重的晃了一下。
与金牌相互辉映的笑容在这一刻深深的定格在所有人的脸上,温暖明亮的笑容,坚韧不屈的体育精神,从年仅十一岁的陶惟身上完美的展现给所有人。
而紧随其后的5000米接力赛颁奖典礼,当夹在在石杨等人中间的陶惟再次出场时,整个会场再次陷入一片欢呼中,小小的陶惟,好像一缕朝阳的陶惟让h省的父老乡亲深深的记住了这个有着不屈精神的孩子。
也是从这时起,陶惟成为了家乡父老们心中好孩子的代表,当然这一切陶惟并不知道。
两场颁奖典礼,给陶惟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还有一份隐藏在身后的宽敞明亮,没有人比陶惟更清楚,人气的积累有多重要,一个运动员,自身努力,教练栽培,人气积累缺一不可。
而此时此刻的陶惟,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全力拼搏还有慢慢的积累,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只能从点开始的陶惟并不焦躁,他还年轻,他还有时间,只要拼尽全力去努力,陶惟相信,美好离他不会很远。
再次走下领奖台,冲着一声声喊着名字的观众挥挥手,留下一个灿烂的笑容,陶惟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刚刚回到后台回到休息室,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的陶惟长长吐出一口气。
轻轻的低笑声随即响起,满满的喜悦充斥心头让身体疲惫却精神亢奋的陶惟忍不住笑出声了,而身边一张张满是喜悦的脸也让陶惟的心无比的舒坦。
笑声过后,翻来覆去看着手中的金牌,好像做贼似的万小东那怕明知道屋里都是自己的队友还是颠颠的跑到门口打开门看了一眼,再次关上房门,拿起挂在脖子上的金牌,万小东吭哧就是一口。
笑声消失了,好像连呼吸都停止了,目瞪口呆的一行人看着捧着金牌用牙上下咬了好几口的万小东半响回不过神,就连一直最了解万小东的陶惟都傻了。
“俺爷说金子咬完有印,这咋没印哪?”
咬完又看完的万小东捧着金牌满脸诧异的嘟囔顿时惊醒了目瞪口呆的众人,面面相觑中,噗、噗、噗喷笑声顿时响起。
实在忍不住的石杨直接笑的坐在了地上,什么冠军形象,什么优雅的风度这会消失的无影无踪,眼中只有傻呆呆的万小东满脸不解又目瞪口呆的表情。
笑出眼泪的文田浑身发颤的走到万小东身边拉过堵在门口的万小东并把万小东手中的金牌放下,想说些什么但看到万小东那张依然不解的面孔,笑的说不出话的文田只能再次发出哈哈哈哈的大笑声。
耳边一声高过一声的大笑让万小东不解,歪着头看着笑的直擦眼角的文田,“教练,你们笑啥啊?”
憨声憨气的万小东满脸的惊讶惹来更大的笑声,嘟嘟囔囔的万小东看着拍着大腿一个劲笑的几个人,琢磨了一下挪到了虽然也笑,但毕竟没有石杨等人疯狂的陶惟身边,拉了拉陶惟的手臂,“二娃,别笑了,出啥事了?跟俺学学,你们笑的俺心里毛愣愣的。”
趴在陶惟耳边嘟囔的万小东让陶惟无奈又好笑,抽出手臂,第一次像大人似的拍了拍万小东的头顶,“哥,可不能在咬金牌了,虽然是金牌,但并不完全是金子的,而且金牌是要上缴的,我们的都好好的就你的留下一圈牙印能看吗?而且让以后的师弟们看到会笑话你的。”
带着笑意的解释顿时引来万小东的惊讶,“这咋的还交啊,不是给俺的吗?”
大嗓门的嚷嚷让几个人又好气又好笑,摸了把眼泪的文田上前敲了一下万小东的额头,“咋不交,是要挂到展览室的。”
虽然不知道为啥,但展览室万小东却是知道的,想到展览室那些锦旗和奖杯虽然可惜到手的奖牌没有了,可想想也不是金子万小东也就没往心里去,无所谓的点点头,“交就交吧,反正也不是金子,俺还想要是金子就让俺娘拿回家给俺爷好好看看,俺也是有家当的人了。”
笑呵呵的万小东一番解释让文田又好气又无奈,使劲拍了万小东头顶一巴掌,“给钱。”
虽然没说给多少,但这句话还是让万小东笑的见牙不见眼,一个劲点头的嘟囔着钱比铁实在的万小东甚至让文田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能装作听不见的文田收起脸上的笑容看向身边的几个队员,当目光转到石杨身上时,文田心中升起了一丝不舍,比赛结束,石杨也就该离开了,离开黑龙江离开省队走向更高的舞台。
心中虽然充满了不舍,但文田知道,石杨不应该止于此,他的舞台应该更大也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