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菲利普的应对(2 / 2)

全球战国 混吃等死 2030 字 1个月前

“总之呢,在前天的海战后。在敌我海军力量差距已经迅速接近,并且敌人有了新式武器后。我认为海军现在需要的是忍耐。我最讨厌的就是新入列一艘战舰,冒险出击,被打掉了。又新入列一艘,又被打掉……这种愚蠢的作战方式,中国人叫做添油战术,是最不可取的。

加西亚阁下,接下来,请你安抚好海军的将士们。五个多月后,加上奥斯曼盟友,我们能够再添至少三艘战列舰,六艘重巡和十五艘以上的轻巡驱逐舰。而五个月后,我们受伤的各条战舰也差不多修复了。如果那时候我们的科学家们也拿出了热动力鱼雷。那我们的海军主力就可以再次出动了!”

“陛下,您绘制的宏伟蓝图,真是让我激动不已。只是这样一来,中国人在半岛东侧登陆就不可避免。”

“是的,不过不要紧,我们的陆军也不是吃素的。而且五个月后,你取得海战胜利,断绝中国陆军的后勤,让登陆的中国人不是投降就是被歼灭不好么?”

“是的,按照陛下的计划,五个月后,联军海军将扩大到十一艘战列舰的规模,就算中国人也有新舰入列,我不相信他们在五个月内拿到四艘新舰。”

“是的,所以,加西亚阁下,下去好好安抚部队吧,接下来先看陆军的。”

“是!”

说起来,菲利普也是被17日凌晨的刺鲅给吓到了:怎么?中国人都把内燃机研发出来并且小型化了吗?这样一来,这海战还怎么打?是不是中国人的陆军有坦克了?那陆战又如何打——刚才面对加西亚,说什么接下来看陆军的云云,其实他心里完全没底。

如果是朱由栋听到他和加西亚的这段谈话,估计要笑得在床上打滚:内燃机小型化哪有那么容易,若不是他从四岁有了皇庄开始就优待技术工人,四十多年下来,大明皇家搜罗了数百‘八级工’,便是那三十枚刺鲅都弄不出来。即便是穷大明所有顶级技术工人之力,为此停下了许多工程。小半年的时间,也只手工生产出了三十枚刺鲅——根本无法量产。而在孟加拉湾海战后,双方的将领势必要将驱逐舰的作战地位提升,到时候就算鱼雷能够量产,之后还能发挥多大作用,还真的不好说——历史上那么多海战,或许鱼雷能够决定一些局部战斗的胜利,但从来没听说过鱼雷能够决定战争的胜利。

但是中国人和西方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历史观也不同。21世纪的中国人,其总体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史观。而西方的历史观,英雄史观有着持续的影响力。前者更看重整个社会的矛盾以及运动规律,是宏观的。后者更看重某一位人物、某一项科技对历史的影响。所以,朱由栋并没有把鱼雷这个单项看得有多重,而菲利普却把这个东西的作用自我夸大了。

总之,虽然心怀忐忑,但菲利普还是决定让海军暂时收缩,把大明的陆军放上来打。于是,在加西亚退走后,杜伦尼和大孔代联袂而来。

“两位,海军的情况就是这么回事了……接下里,就要辛苦陆军了。”

“陛下,联盟的陆军必将为保卫印度拼死作战,并获取最终的胜利。”

“我对此深信不疑。不过说到对方的登陆,我这里有一份刚刚得到的情报。是一位中国的上校参谋长,通过我们埋伏在缅甸的密探传过来的。”

“……陛下,这位中国的上校,是不是就是那位李永芳的长子?”

“是的。”

“陛下,我个人觉得,他要么背叛了他的父亲。要么,就是被中国人发现了他的密探身份。”

“哦?亨利,为什么这么说?”

“陛下,中国人要在亚南登陆还说得过去,毕竟安得拉邦物产富饶,东部沿海平原也利于展开军队。可是这奥里萨邦,沿海地带全是崎岖的山崖,可供选择的登陆场极少不说。就是登陆后,那里大部分地方都是山地。这要是中国人去了那里,登陆嘛,如果我们没有重兵防守,虽然登陆场少了点,但总是容易的。可登陆后要是想走出来,那可真的太难了。”

“是啊,陛下。”杜伦尼也道:“参谋部多次推演,都认定中国人或许会出一支偏师去安得拉。但主力还是会围绕恒河来做登陆方案。我们的主力,也都是安排在恒河流域严阵以待。如果光是因为这份情报,我们就把主力从恒河流域调开,进入山路崎岖的奥里萨。那要是中国人反而去了达卡或者加尔各答登陆呢?”

“嗯……”站起身来沉吟了许久。菲利普道:“那你们还是觉得,应该把主力部署在北印度的恒河一线?”

“是的,陛下。我们沿着恒河一线部署了六十个师,九十万人。在安得拉部署了十五个师,22.5万人。如果把恒河的六十个师分出一半甚至更多去奥里萨,那达卡和加尔各答的防御就会被严重削弱。”

“……好吧,我同意你们的观点。那位李延庚,不是背叛了他的父亲,就是被中国的锦衣卫发现了。陆军原定部署不变,准备迎接中国陆军的挑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