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铁甲舰的战斗(1 / 2)

全球战国 混吃等死 1408 字 19天前

在历史本位面,人类从17世纪全面进入风帆战舰时代,一直到19世纪中期,风帆战舰在海战的舞台上担当主角长达两百余年。

如此长的时间,又恰逢大航海时代和殖民主义盛行。由此无数的战斗在海上打响,无数优秀的指挥官研究了无数的战术。但最终还是归于简单:战列线,抢占t字头。

现在,因为穿越者的原因,风帆战舰才刚刚登上海战主角地位不过几十年,铁甲舰却被提前催生了出来。这铁甲舰的战术是什么?其实双方的指挥官心里都没底。

当然,作为穿越者,朱由栋也好,菲利普、鲁道夫也罢,都会清晰的告诉自己的海军将领:铁甲舰至少目前,最有效的战术还是战列线,抢占t字头。

不过,说话容易,但如何在实战中把铁甲舰与木质风帆战舰结合在一起使用,这个是真的难倒了指挥官们。而且,任何能够站到本国舰队司令位置上的人,都是善于、勇于独立思考,并且将之付诸实践的,绝不是君王说句话,就盲目的服从的人。

所以,李国助和阿尔瓦在这一天发现对方都有铁甲舰后,做出了相同的选择:把铁甲舰单独摘出来,不和风帆战舰混编。

既然双方指挥官的想法都一样,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随着凤阳号与卡斯蒂号、阿拉贡号先后脱离本方编队,并且一方由东向西南运动,一方由西向东南运动。三舰的距离迅速的缩小,由一开初瞭望手视线极限的两万米,逐渐的到了一万米、八千米......到了双方距离只有五千米的时候,李国助下令:舰首第一炮台,瞄准对方首舰,开炮!

随着指挥官的这声命令,早就等的不耐烦的炮长迅速的拉动了舰上150mm主炮的火绳。然后整个凤阳号上的将士们,都感到船身轻微的一震,炮管的膛口冒出一阵青烟,一个黑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腾空而起,朝着远处的目标飞驰而去。

十余秒后,这枚炮弹落在了距离打头的卡斯蒂号有一段距离的海面上,激起了巨大的水柱。

“弹着点,距离敌方舰只尚有三百米。”

“嘶~”在战场的另一边,虽然阿方索、孙国祯等人都在率领自己的战列向着对方的风帆战列前进。但其实双方的指挥官这会儿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铁甲舰这边。当阿方索等人看到凤阳号的一枚炮弹飞驰了四千多米后,在震惊之余,心情极为复杂。

而阿方索本人更是神情落寞的轻轻拍了拍自己这艘名为马尼拉号的大型风帆战舰的指挥台:“老伙计,不管此战胜败如何,今天这一战,可能都是你最后的辉煌了,新的时代,到来了啊。”

如阿方索这样不过三十出头的将领都有如此感慨了,出身海军世家,十六岁就登舰,乘坐西班牙战舰纵横七海近三十年的阿尔瓦公爵,此刻的内心更是百感交集。

不过,此刻的他作为铁甲舰的指挥官,实在没有更多的空闲来抒发所谓的情怀:“命令,卡斯蒂、阿拉贡号,开炮还击!”

大明的这艘凤阳号是朱由栋策划,朱由校具体设计的。毫无疑问,莱王殿下的工程天赋极高。但问题在于,此时的莱王殿下还不到二十岁,在涉及到需要多学科共同合作完成的铁甲舰设计上,朱由校也犯了很多错。

比如,在历史本位面的19世纪晚期,初代的铁甲舰上,一般150mm的舰炮,起码要装在排水量达4000吨以上的巡洋舰上才算匹配。而现在的凤阳号,满载排水量不过两千余吨,居然上了六门150mm主炮,这属于明显的头重脚轻配置。在拿到这艘舰进行海试的时候,颜思齐和李国助就发现,本舰根本不敢六炮齐射。

而西班牙人这边的两艘铁甲舰呢?总体而言,设计是比较合理的:也是两千吨左右的排水量,也是手动旋转炮塔,但是在主炮上面,是前二后一的三门100mm舰炮,副炮则是两侧船舷各三门的75mm的后膛炮。如此,舰、炮比较协调不说,在作战的时候也能够全力以赴,不用考虑太多战斗之外的事情。

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理所当然:中华帝国自古以来科技发达,但是却很少注重从实践中提取理论。而欧洲这边的自然科学虽然在中世纪陷入灭顶之灾,但是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基础科学研究却方兴未艾。在加上穿越者专业的不同,所以双方的铁甲舰至少在设计上,还是西班牙的这两艘铁甲舰更合理一些。

不过,合理是合理了,但由于舰炮的管子到底比对方细了那么多,所以,即便是卡斯蒂和阿拉贡齐齐发炮,这声势还是比刚才的凤阳号弱了不少:这炮弹落在海面上激起的水柱,明显比对方的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