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这真是简直了!(1 / 2)

崇祯聊天群 叫天 2308 字 1个月前

比如,以后天下间的联系,都通过这个聊天群系统的话,就都能被朝廷所监控,说准确点,就是被皇上所监控。

对于这一点,其实现在就有在做。不过是监控主聊天群,他们的言行会被东厂和锦衣卫整理,而后再呈送周皇后进行两边对比筛选,最终用奏章方式呈送御览。

以后的监控肯定是必须的,不过这个大概率也是由厂卫来负责,是直属皇上的。外廷是没有权力的,谁让这个聊天群系统的主人,就是皇帝本人呢!

不过,对应的,问题也会有。温体仁想深了之后,就想到了一个问题,不由得提醒崇祯皇帝道:“陛下,如果天下道路修筑完善,又有这远程的即时通讯,可怕会让大明百姓都远离故地,云游天下。如此一来,人口流动,会难以管束了!”

文华殿群里其他人一听,都从激动地心情中冷静了下来。对于首辅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难以处理的难题。这一点,历朝历代都一样。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大明开国的时候,太祖就不希望天下百姓到处流窜。因此,制定了路引的制度:凡百姓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当地衙门发给一种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叫“路引“。若无“路引“或与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

虽然到了大明开国两百多年之后,路引制度其实已经名存实亡,可到底还是存在的。

之所以要如此,也是可以理解。在那个时候,如果离开了本乡本土,那这人的税役就是个问题了。对朝廷来说,最好是人口不要流动,这样管理最方便。

到了万历之后,逃税成了常态,官绅带头,商人开始活跃,背后都是当官的,因此这路引制度,因为限制了他们,自然就慢慢地不实用了。

但是,如今乃是大明最高等级的官员会议上,对于这个事情,还是要认真考虑的。

在温体仁说完之后,利益相关者,户部尚书毕自严也跟着奏道:“陛下,这实在是两难也!修路有利经济,可百姓流动,又不利税赋等其他一些朝廷国策,如此何以处之?”

跟崇祯皇帝久了,经济一词,他也随口就道来了。不得不说,崇祯皇帝在潜移默化他的臣子。

其他臣子听了之后,都是心中为难,这好像确实是个两难问题,如果真要他们选的话,或者还宁可选择让百姓留在家中了。因为一是赋税,二是劳役,三是其他人口管理之策,如果百姓流动,这些就都成了老大难的问题,对朝廷管理极其不利。

可从如今的趋势看,皇上明显是铁了心,要发展国内经济,提高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那这个矛盾问题,如何解决?

这些大明最高级的官员一个个都是饱学之士,也是才智过人的,可他们想了半天,就是想不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无奈之下,他们就都静默了,看着聊天群,等待皇帝说话,看皇上这边,会不会有好的解决方法?

虽然他们心中其实明白,这个应该是无解的,可皇上的才智,实非一般人能比,或者有呢?

这一次,他们没有猜错,崇祯皇帝还真有办法。温体仁所提的这个问题,他早已想过了。不过,这也是他之前暗叹,虽有一千多万成就值,却还是不够用的原因所在!

在聊天群安静下来之后,崇祯皇帝估摸着他们都没有办法,他便说道:“无妨,此事朕已有考虑,可妥善解决之!”

一见这话,顿时,群里就炸了。没想到皇上真有解决之道,对他们来说,这几乎是矛和盾的关系,无解的啊!

于是,他们一时忘记了静默,纷纷问了起来。

“陛下,不知有何策可解之?”

“陛下,臣恭听圣音!”

“……”

文华殿群,在这一刻,一如主聊天群一样,被刷屏了!由此可见,崇祯皇帝所说这话,给他们造成了多大的震撼!

他们却没想到,崇祯皇帝再次抛出了一个惊人的话语:“朕这个方法,还能顺便解决大明隐户的问题。”

隐户,就是指逃户,古往今来都有。有的百姓,为了逃免租赋,躲避徭役,往往逃出本籍。逃出本籍以后,可以不服徭役,姓名不列入户口册。或者在官府找不到的深山野林,或者托庇于世家豪门等等。

这个问题,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是历朝历代所头疼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好的办法来解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路引制度,其实也是限制隐户的一种方法,不过却收效甚微。

此时,文华殿群内的这些大明最高级的官员一见皇帝的话,又炸了。这怎么可能?

要不是这话是皇帝所说,估计马上就有人会不顾身份开喷了,吹牛也要打下草稿好不好?你说得是隐户问题啊,你确信没有说错话?

然而,这话明明白白是崇祯皇帝所说。因此,这些臣子虽然一万个不相信,可终归没有御前失礼!

一是因为皇帝的威信已经很高了,二来么,也是皇帝做多了让他们非常吃惊震撼的事情。

“还请陛下明示!”首辅温体仁代表群臣,问出了他们的心声。

崇祯皇帝见了,心中一笑,还是得有高科技才行。在后世,是用了身份证这个信息,而且互联网发达之后,才慢慢地解决了这个事情。不过呢,朕可是有比互联网还要先进的聊天群系统啊!

这么想着,他在群中对群臣说道:“朕决定给朕之子民编写一个号码,全国唯一,可以按照省份,出生年月日,性别,序号之类的进行排序……”